能否后N崛基建颠覆传统心化起背去中
最近半年,投资圈里一个叫DePIN的新词儿突然火了起来。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DePIN就是把区块链那套去中心化的玩法搬到了现实世界的基建上。想想还挺神奇的,以前都是虚拟货币、NFT这些概念,现在竟然要改造我们身边的实体基础设施了。
DePIN到底是什么?
我第一次听说DePIN这个概念是在去年底的Messari报告里。它全称叫Decentralis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翻译过来就是去中心化实体基建网络。说白了就是让普通人也能参与进来建设基础设施,比如5G基站、云服务器这些,然后通过区块链代币来激励参与者。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觉得这玩意儿太玄乎。但看着它市值半年就涨到120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40%,我开始认真研究了。我发现DePIN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管实物资源的,比如建基站提供网络信号;另一类是管数字资源的,比如共享存储空间、算力这些。
DePIN的四大支柱
仔细研究后发现,一个完整的DePIN系统离不开四个关键部分。首先是硬件设备,没有实际的硬件支撑都是空谈。其次是连接现实和区块链的技术桥梁,这个特别重要。然后是代币激励机制,这是让普通人愿意参与的动力来源。最后当然是用户,没人用的服务再好也白搭。
举个例子,我家附近的咖啡店老板老王就对这事特别感兴趣。他店里装了个小设备,既能为顾客提供Wi-Fi,又能赚点代币奖励。"反正设备也不贵,就当给店里增加个服务项目",老王这么跟我说。这就是DePIN的魅力所在。
DePIN的三大优势
在我看来,DePIN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三点:
首先是省钱。你想啊,传统云计算巨头AWS、阿里云那些,租个服务器多贵啊。而通过Akash这种去中心化网络,成本能降80%。我自己创业时就深有体会,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其次是门槛低。以前想提供云计算服务?没个几百万投资想都别想。现在有了DePIN,家里有几台闲置电脑都能参与。这让我想起当年滴滴刚兴起时的场景,私家车也能变身出租车。
最后是安全性。去年AWS宕机的事大家还记得吧?我当时好几个项目受影响。但DePIN因为节点分布在全球,某个地方出问题也不会全瘫。这点对创业者来说太重要了。
DePIN面临的挑战
不过话说回来,DePIN也不是完美无缺。我认识的好几个项目方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硬件投入不小,但实际用户需求跟不上。就像当年共享单车一样,车子铺得满大街都是,真正骑的人却没那么多。
Helium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家的热点设备卖了不少,但真实使用情况怎么样?我心里是打个问号的。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所有DePIN项目都要面对的。
几个值得关注的案例
我特意研究了几个头部项目的情况:
Filecoin做存储的,模式挺有意思,但我总觉得他们的代币经济模型还需要优化。去年熊市的时候,很多存储提供者都扛不住退出了。
Render Network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把全球闲置的GPU资源整合起来做渲染服务,这个切入点很聪明。我自己做设计的朋友就说,比起买昂贵的渲染农场,用Render能省不少钱。
Akash是我最看好的一个。云计算的蛋糕太大了,能切下一小块就不得了。而且他们确实做到了价格优势,这对中小企业太有吸引力了。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老区块链人,我觉得DePIN这个方向确实很有前景,但也需要理性看待。它不会是万能药,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绝对能带来革命性改变。
现在DePIN还处在早期阶段,就像2014年的区块链一样充满可能性。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谁能在需求和供给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能在DePIN这个新赛道里脱颖而出。
我个人会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毕竟,能让普通人也能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事本身就足够激动人心了。
(责任编辑:观察)
-
最近玩ETC的朋友们可能都发现了,15.6美元这个位置就像个"鬼打墙",每次价格冲到这里就会被一巴掌拍下来。说实话,这个价位已经成了多头们的噩梦区域。我翻了翻数据,发现9月份ETC就在15.2到12.6美元这个小箱体里来回折腾,跟困兽似的。说来也巧,比特币最近也在26,400美元遇阻回落,现在徘徊在25,700美元附近。这让我想起了去年12月的那波行情,当时BTC和ETC也是这么亦步亦趋的。要是比... ...[详细]
-
去年万圣节那场金融科技周活动还历历在目。当时Sam Bankman-Fried(SBF)的虚拟形象在舞台上侃侃而谈,信誓旦旦地认为香港有望成为全球加密货币中心。但一年后的今天,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加密大亨正在美国接受审判,而香港的加密梦也遭遇了现实的无情考验。从狂欢到萧条:香港加密市场的跌宕起伏记得就在去年金融科技周过后没几天,FTX就轰然倒塌。紧接着,JPEX诈骗案更是给了香港加密市场一记重拳——...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最热的话题,莫过于TRB这个低调了很久的代币突然发起了"疯"。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预言机赛道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场涨幅确实让人咋舌。Tellor这个项目其实一直走的是"技术宅"路线,专注于解决以太坊网络的数据孤岛问题,没想到如今竟成了市场宠儿。预言机赛道的隐形冠军说实话,第一次接触Tellor时我就被它的设计理念吸引了。它就像一个勤劳的"数据搬运工",在以太坊和其他区块链网络... ...[详细]
-
令人期待的这一刻终于来了!波卡首批平行链插槽租赁期在近期圆满收官,那些曾经被锁定的DOT终于回到了贡献者们的怀抱。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波卡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时刻确实让人振奋。这些重获自由的DOT不仅为持有者带来新的选择权,更标志着整个波卡生态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生态繁荣:DOT应用场景大爆发还记得两年前第一次参与平行链拍卖时的兴奋吗?那时大家都在猜测波卡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现在回过头看,社区... ...[详细]
-
想象这样一个清晨:2032年,你在豪华酒店的床上醒来,揉了揉太阳穴。昨晚那两杯Negroni还在你脑海中留下微醺的余韵。手机屏幕亮起,Rabby钱包推送了一条通知——比特币又跌了3%。但即便是这样的跌幅,BTC依然维持在120万美元的高位。你不禁会心一笑,想起那个被称为"疯子"的Udi当初的预言竟然成真了。从梦想到现实:加密世界的十年蜕变记得2024年那会儿,市场上有种特殊的躁动感。每次打开加密推... ...[详细]
-
朋友们注意了!备受期待的Celestia主网终于要来了。就在明天,这个被称为"区块链乐高"的模块化网络将正式与大家见面,说实话我都等不及想看看它能带来怎样的惊喜。交易所蓄势待发,TIA交易即将开启据可靠消息,KuCoin和Bybit这两大交易所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点左右上线TIA/USDT交易对。这个时间点选得很有意思,正好是欧美和亚洲市场都相对活跃的交易时段。记得上次某个热门... ...[详细]
-
这个周末,加密货币市场又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比特币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冲破3.5万美元大关,最高触及34,750美元。看着这波涨势,我不禁想起去年寒冬时的惨状,真是冰火两重天。截至发稿时,比特币报价34,544美元,24小时内又涨了1.36%,看来牛市的号角似乎已经吹响。超买警示灯亮起,牛市能走多远?不过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大家保持冷静。从技术指标来看,比特... ...[详细]
-
说真的,在数字货币这片丛林里混迹这么多年,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当那只绿色青蛙(PEPE)开始疯狂蹦跶的时候,往往就是该系紧安全带的时候了。这不是我瞎说,Crypto Banter那个出了名嘴快的Ran Neuner前两天还在推特上念叨这事儿。青蛙跳得越高 风险来得越早Neuner的原话特别有意思:"想知道什么时候该跑路?盯着PEPE看就对了。这玩意简直就是加密市场的温度计,等那些后知后觉的... ...[详细]
-
作为加密世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币安实验室的投资动向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行业风向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被币安相中但尚未发币的"潜力股",或许下一个牛市奇迹就藏在这里。币安的投资哲学:基础设施为王说实话,看过币安的投资组合后,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战略眼光。他们把近40%的资金都砸在了基础设施上,这就像是在建设高速公路——路修好了,车自然就来了。记得去年和一位做风投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投区块链就像9...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从业者,我时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Web3应用的用户体验总是差强人意?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个行业最不愿面对的痛点上——设计灵活性。令人窒息的设计困境想象一下,你是个满腔热情的开发者,正准备打造下一个颠覆性的dApp。在传统互联网世界(Web2)里,你可以在GitHub上找到无数现成的组件库,UI框架任你挑选,设计自由度堪比艺术家手中的调色板。但当你踏入Web3的世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