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券辨别监管C打第一响N型N枪
2023年8月,美国证监会(SEC)给加密货币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首次对NFT项目开出了罚单。总部位于洛杉矶的娱乐公司Impact Theory因销售未经注册的证券而被迫支付610万美元的和解金。这个案例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它是SEC在NFT领域的首例执法行动,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划出了一条红线:什么样的NFT会被视为证券?
一个迪士尼梦想引发的监管风暴
Impact Theory的故事简直像典型的硅谷创业童话。2021年底,这家公司推出名为"创始人钥匙"的NFT系列,在Discord和社交媒体上疯狂造势。他们向投资者描绘了一个诱人的愿景:成为"下一个迪士尼",并承诺购买这些NFT就是对这一宏伟蓝图的投资。
说实话,这种话术在NFT圈里太常见了。我曾经见过无数项目方用类似的"改变世界"、"下一个BAT"的说辞来吸引投资者。但Impact Theory玩得有点过火——他们明确告诉买家,NFT的价值将随着公司成功而升值,甚至暗示投资者的命运与创始人紧密相连。
结果呢?他们卖出了近1.4万个NFT,筹集了价值3000万美元的ETH,还设置了10%的转售版税。这种操作简直是在SEC的雷区上跳舞。
证券判定的关键:豪威测试三要素
SEC判定NFT是否属于证券,主要依据1946年确立的豪威测试标准。这个测试看似简单,却让无数加密项目栽了跟头。具体来说,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投资者投入了资金。这点毋庸置疑,毕竟买NFT都要花钱。
第二,资金投入了共同事业。Impact Theory的投资者确实相信他们是在支持一个"打造迪士尼"的共同目标。
第三,利润预期来自他人努力。这正是Impact Theory踩雷的关键——他们明确表示公司成功会带来NFT升值。
我个人认为,第三个要素最值得警惕。太多NFT项目都在模糊艺术收藏和投资产品的界限。记得去年有个音乐NFT项目,虽然没直接承诺回报,但暗示"知名音乐人加入后价值会飙升",这可能就游走在监管边缘。
监管机构的内部分歧
有意思的是,SEC内部对这个案例也存在争议。委员Peirce和Uyeda就公开发表了反对意见,认为这种执法过于严苛。
他们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如果画家卖画时说"我的作品会升值",SEC会处罚吗?显然不会。那为什么NFT就要区别对待?这确实反映了当前监管面临的困境——如何区分真正的投资产品和带有营销说辞的艺术品?
更关键的是,Impact Theory已经主动回购了部分NFT,这种补救措施在过去通常足以解决问题。SEC这次的高调执法,可能预示着对NFT领域更严格的监管即将到来。
NFT监管的灰色地带
从香港证监会的做法来看,监管NFT比较合理的思路是"看本质"。如果NFT代表的是艺术品或收藏品,通常不纳入证券监管;但如果具有金融投资属性,就要另当别论。
这里有个典型案例对比:无聊猿NFT曾被SEC调查但未被起诉,很可能因为它们更强调社区和艺术属性,而非投资回报。而Impact Theory则直接把NFT包装成了"公司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NFT本身,发行方式也很关键。就像瑞波币案显示的,即使代币本身不是证券,不当的销售方式也可能构成证券发行。这就给项目方提了个醒:不仅要关注产品设计,营销话术同样重要。
NFT行业的十字路口
这次执法虽然只是和解而非法院判决,但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我看到很多加密圈的朋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NFT项目,连夜修改白皮书和宣传材料。
作为业内人士,我认为这未必是坏事。适度的监管反而有助于淘汰投机项目,让真正有价值的NFT脱颖而出。但SEC也需要给出更清晰的指引,而不是靠个案执法来"杀鸡儆猴"。
未来几个月,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NFT项目主动拥抱合规。那些还在打擦边球的团队要小心了——SEC的监管大棒已经举起,下一个被罚的会是谁?
(责任编辑:访谈)
-
美国7月PPI数据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金融市场引爆。0.9%的环比涨幅创下三年来新高,3.3%的同比增幅更是比预期高出近一个百分点。作为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清楚地记得数据公布那一刻,交易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数据冲击波如何席卷加密世界比特币在短短几小时内从124500美元暴跌至117156美元,以太坊也从4790美元滑落至4451美元。这种剧烈波动让不少刚入场的投资者措手不及,朋友圈里...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就像一片汹涌的海域,而我们总是在寻找下一艘可能乘风破浪的巨轮。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Civic(CVC)这个项目——它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meme币,而是在身份验证领域深耕多年的实力派。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投资者,我见证了太多项目的兴衰,但Civic独特的应用场景确实让我眼前一亮。2023-2025:稳步前行的筑基期说实话,2023年对整个加密市场来说都是个考验。FTX事件后,大家都... ...[详细]
-
Web3新风口来了!这个融资1100万美元的项目你绝对不能错过
最近在圈子里刷屏的Forge项目,绝对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Web3空投机会之一。作为一个深度关注区块链游戏领域的老玩家,我看到这个项目的第一眼就觉得靠谱——人家可是刚刚完成了高达11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啊!Forge到底是什么神仙项目?简单来说,Forge想做的事情特别酷。它要打造一个Web3时代的"游戏身份证",把你在各个游戏里的战绩、成就、装备统统整合在一起。想象一下,你玩过的每款游戏都能为你... ...[详细]
-
最近加密市场风起云涌,Solana这个曾经的"以太坊杀手"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最新数据显示,Solana市值已经突破241亿美元,直接把稳定币巨头USDC挤下了第六名的宝座。这让我想起了去年Solana的低谷期,谁能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它就能实现这样的华丽转身呢?DeFi市场数据:稳步前行说到DeFi市场,最近表现相当稳健。总市值维持在639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虽然不及牛市巅峰,但在熊市背景下已经相... ...[详细]
-
最近我越来越感受到,稳定币正在重塑我们熟悉的金融版图。记得2017年那会儿,稳定币还只是个不起眼的配角,主要用来方便交易所规避银行限制。谁曾想短短几年间,它已经成长为区块链世界的美元替代品,甚至开始影响全球货币政策。市场格局:双雄争霸与后来者的突围现在的稳定币市场就像一个微缩版的美元霸权体系。Tether(USDT)靠着先发优势,已经成为加密世界的"美元霸主"。我常开玩笑说,USDT在亚洲的影响力... ...[详细]
-
OpenAI这步棋下得有多臭?解雇Altman的代价远超想象
说实话,当我看到OpenAI董事会突然解雇Sam Altman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这帮人疯了吗?作为一个见证了无数科技公司兴衰的老兵,我得说这可能是近年来最糟糕的企业决策之一。董事会的担忧我能理解 - 他们害怕Altman跑得太快,把AI技术变成数字时代的"核武器"。但天啊,他们处理这件事的方式简直就像用火箭炮打蚊子!根据我得到的消息,连微软这个砸了130亿美金的"金主爸爸"都没提前打招呼,更别... ...[详细]
-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MDG这个项目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抱着怀疑态度。毕竟在加密货币市场,各种花哨的概念层出不穷。但深入了解后,我发现Midas Gold(MDG)确实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它正在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数字黄金"的概念。当传统金融遇上区块链革命记得去年和一个华尔街朋友喝咖啡时,他还在嘲笑加密货币不过是"数字赌博"。但短短一年后,他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客户资产配置到稳定币领域。这正是MDG... ...[详细]
-
各位老铁,这几天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记得上次美国CPI数据公布3.7%不及预期时,我就跟大家说千万别被表面的利空吓到。事实证明,那些敢于在低点抄底的朋友现在应该笑得合不拢嘴了。CPI数据前瞻:市场会如何反应?明天又要公布新的CPI数据了,预测值是3.3%。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次可能还会是平稳过渡。为什么呢?因为市场趋势一旦形成,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不会因为一个小站就停下来。还记得上...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总算传来了一些好消息,比特币价格终于艰难地爬上了26,000美元的大关。作为这个市场的"老玩家",我不得不说这个反弹来得既在意料之中,又让人感到些许不安。就像个大病初愈的病人,BTC虽然能下床走动了,但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小心翼翼。记得上周看着K线图时,整个市场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现在价格终于突破了25,940美元的关键阻力位,这在技术面上确实是个积极信号。但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 ...[详细]
-
深度解读:Pyth网络空投背后,预言机赛道正在上演怎样的金融革命?
最近朋友圈都被PYTH空投刷屏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次空投确实值得关注。预言机这个看似技术性很强的赛道,正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和DeFi世界的关键纽带。当华尔街遇上区块链:预言机的价值革命记得去年参加一个金融科技峰会,摩根大通的CTO在台上说他们正在"重构金融基础设施"。当时还不以为然,现在看着Pyth、Chainlink这些预言机项目的发展,才真正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