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世界是时候搅局的得正
这两天Layer2圈子里都在讨论一件事:Blast这个新玩家只用了48小时就吸金20亿美元TVL,让整个市场都坐不住了。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也惊掉了下巴——沉寂了这么久的Layer2市场,终于来了一条真正的"鲶鱼"。
技术内卷下的虚假繁荣
过去一年我观察Layer2市场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在闭门造车。L2beat上的60多个项目,整天不是在争论OP-Rollup和ZK-Rollup的技术路线,就是在比拼TPS数字。Starknet开源了Prover组件,Scroll号称EVM等效性最强,zkSync搞账户抽象...技术叙事一个比一个宏大,但打开钱包一看,实际用的人就那么点。
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公链大战,当时也是各种百万TPS的口号满天飞。现在看来,Layer2似乎正在重蹈覆辙——太过沉迷于技术竞赛,反而忘了扩容的初心是要让更多人能用上区块链。
生态困局:DeFi三驾马车拉不动增长
Arbitrum和Optimism这两个老牌选手确实积累了不少生态项目,但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的TVL增长曲线在发币后几乎走平了。这说明什么?现有的DeFi应用已经带不动Layer2的增长了。
我经常在想,Layer2最大的优势明明是gas费低、体验流畅,按理说应该吸引大量普通用户才对。但现实是,这里仍然是矿工、科学家和机构玩家的游乐场。普通用户根本分不清ZK-Rollup和OP-Rollup的区别,他们只关心:这个东西用起来方不方便?安不安全?
更讽刺的是,当初大家诟病的Sequencer中心化问题,现在居然被各种"Stack战略"合理化成了行业标准。这不就是典型的"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吗?
Blast的启示:市场需要新鲜血液
说回Blast,虽然它的空投激励模式确实有点"简单粗暴",但这种"搅局"正是Layer2市场迫切需要的。就像早期的Uniswap用流动性挖矿打破了DEX的僵局一样,Blast的出现至少带来了三点改变:
首先,它撕下了Layer2"技术至上"的遮羞布——用户根本不在乎你用的是什么Rollup方案,他们只关心收益。
其次,它可能会倒逼其他Layer2项目加速发币。毕竟现在市场流动性就那么多,Blast吸走一大块,其他项目只能跟进。
最重要的是,这次"搅局"可能会加速行业洗牌。那些只会讲故事的项目很快就会被淘汰,真正有价值的Layer2才能活下来。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我觉得Blast就像一剂猛药。虽然味道有点冲,但对症下药才能治病。Layer2市场需要的不是什么"技术圣杯",而是一个让普通用户愿意使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看,Blast来得正是时候。
(责任编辑:节点)
-
今天早上的那波行情就像一阵及时雨,我带着学员们精准地抓住了机会,现在已经安全落袋为安。说实话,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增长,这种感觉比喝咖啡还提神。不过现在市场又进入了那种令人揪心的阶段——就像拳击手在比赛前不断试探对手的虚实。从技术面来看,黄金分割线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价格已经在这附近徘徊了好几个小时。每次冲上去都像是撞到了一堵墙,始终无法突破。布林带现在像个张开的鳄鱼嘴,MACD的死叉就像个警示牌,而... ...[详细]
-
说到通胀这个老话题,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特币这个曾被传统金融圈嗤之以鼻的数字资产,现在居然成了华尔街投行们眼中的香饽饽。当比特币遇见黄金:新老避险资产的世纪对话知名投行杰富瑞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把比特币和黄金相提并论,称这两者都是对抗通胀的利器。说实话,这种观点放在三年前恐怕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如今却获得了越来越多专业投资者的认可。记得去年和一位资深基金经理聊天时,他还... ...[详细]
-
说实话,现在的NFT市场就像个巨大的名利场,有人一夜暴富,也有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最近几年,我接触了不少数字藏品公司的案子,发现职务侵占罪简直成了悬在打工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个"职场杀手"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职务侵占就是"吃里扒外"。记得去年有个案子,某数藏公司的运营主管小张,偷偷把自己控制的账号设置成VIP,抢购珍稀数字藏品后再高价转卖。这哥们儿以为自己找到了发财捷径,结果直接被送进了看守... ...[详细]
-
说起Web3,我总有种见证历史变革的兴奋感。记得去年第一次接触到Galxe(原名Project Galaxy)时,那种"原来数据还可以这样玩"的震撼至今难忘。在这个全新的数字时代,凭证数据网络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数据的关系。从Web2的牢笼到Web3的自由想想我们现在的处境多么讽刺:在各大平台注册时都得勾选"同意数据使用条款",但实际上我们对这些数据毫无掌控力。Facebook知道你爱看什么视频... ...[详细]
-
最近这段时间,比特币在37000美元附近来回晃荡,让人看着都着急。连续四天在布林线上轨附近徘徊,就像个喝醉酒的大汉在悬崖边散步,随时都可能栽跟头。MACD指标高位钝化,KDJ快线也下穿了慢线,这些技术指标都在告诉我们:市场可能要变天了。说实话,我最近晚上盯盘的时候总觉得这波行情似曾相识,像极了那些主力在高位偷偷出货的老套路。从我这些年的经验来看,38000美元很可能就是这轮反弹的天花板了。现在这个...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AI与区块链融合发展的观察者,我发现最近AI Agent这个概念在Web3游戏领域越来越火。记得去年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时,我就被它的潜力深深吸引——这简直就是为Web3游戏量身定做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什么AI Agent会成为游戏创新的突破口?想象一下,在传统游戏中,NPC(非玩家角色)的行为模式都是开发者预设好的,玩家很容易就能摸透规律。但有了AI Agent,游戏世界将变得完全不... ...[详细]
-
当萨姆·班克曼-弗里德(SBF)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时,整个加密货币圈仿佛还沉浸在FTX崩塌的余震中。曾经意气风发的从业者们,如今大多在为生存苦苦挣扎。记得Sara Feenan的故事吗?这位2017年毅然从传统金融转战加密货币圈的英国姑娘,曾满怀理想地给自家小狗取名"Toshi"(致敬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她先后在多家区块链公司和币安工作,亲眼见证了这个行业从野蛮生长到一地鸡毛的全过程。"202... ...[详细]
-
最新一期的CFTC比特币持仓报告出炉后,我不禁皱起了眉头。10月4日至10日的交易数据显示,市场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多空拉锯战"。作为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我要说这种情况相当罕见——几乎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在改变立场,就像是集体失去了方向感。标准合约:机构投资者集体"变卦"总持仓量从14447微增至14683,虽然结束了连续两周的下降趋势,但这个变化幅度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说实话,这让我想起去... ...[详细]
-
朋友们早啊!昨天咱们的策略还算靠谱,虽然市场磨蹭了一整天,但最终还是给了我们一个不错的小收获。不得不说,数字资产市场就是这么有趣——你以为它要睡觉的时候,它突然就来个鲤鱼打挺!行情速递今早这一波拉升真是够猛的,比特币直接冲到了36900美元附近,以太坊更是创下1930美元的近期新高。这两个小家伙就像喝了红牛似的,连BOLL轨道上轨都给突破了。不过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得提醒各位:这种...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经济周期的分析师,我必须坦诚地说,当前的市场情绪让我感到不安。那些光鲜亮丽的CPI数据和就业报告背后,隐藏着许多令人忧虑的信号。这篇文章我想从几个关键维度,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我认为美国经济很难逃过这场衰退。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软着陆呼声高涨的危险信号记得2007年10月,耶伦还在旧金山联储主席任上时就说过:"经济最可能实现软着陆。"结果呢?两个月后就爆发了大衰退。这不是个案,我翻看历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