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坛 > 年值六款链游个老玩家一得埋的真诚分伏的享潜力

年值六款链游个老玩家一得埋的真诚分伏的享潜力

2025-09-15 07:49:08 [观点] 来源:币链论坛

说起GameFi,我想起了2021年那个疯狂的春天。那时候我靠着提前布局几个游戏项目,不仅赚到了第一桶金,更是彻底摆脱了"三和大神"的标签。最近总有人问我:"老哥,现在还有什么游戏值得埋伏?"虽然我不是什么大V专家,但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确实看到2024年GameFi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波像样的增长。

为什么现在要关注GameFi?

记得去年BigTime的表现让大家都很失望,但这并不意味着GameFi就没有机会了。说实话,现在的市场就像2019年的DeFi,正是布局的好时机。我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悄悄买进了这几个项目,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私房菜"。

1. Immutable (IMX)

这款游戏平台可是我的心头好。它不像那些昙花一现的小游戏,而是真正在打造一个完整的游戏生态。20多个交易市场、150多款游戏、10亿美元的生态基金,这架势看着就像当年Steam刚起步的样子。我特别喜欢它的质押机制,36%的年化收益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你还能通过做T赚取额外收益,这在熊市里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2. Overworld Play

这个项目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背景。Binance亲自操刀的项目,从2022年就开始默默开发。12月15日要发创世NFT了,2024年一季度还要推出MNCT代币。这种有大型交易所背书、又憋了这么久的项目,往往都是闷声发大财的类型。

3. Nakamoto Games (NAKA)

作为一个老韭菜,我现在特别钟爱这种生态平台项目。记得2021年8月开始,我连续一个月都在研究GALA,越跌越买,最后在四季度收获了数十倍收益。NAKA给我的感觉特别像当年的GALA,它不是一个单一游戏,而是一个完整的游戏开发生态系统。虽然这类项目起来得慢,但一旦起来就特别稳。

4. SHRAPNEL

这个项目的故事性特别强。由BAFTA和艾美奖获奖团队打造,在虚幻5引擎上开发,用AVAX链做底层。你们知道吗?我之前认识的一个游戏行业的朋友说,这是他见过最专业的链游团队之一。这种有传统游戏背景的团队做链游,往往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5. Parallel (PRIME)

作为一个资深卡牌游戏玩家,我对Parallel特别上心。目前还在Epic Games商店测试阶段,但玩过的朋友都说质量相当不错。我之前玩Splinterlands和Gods Unchained都赚了不少,这类TCG游戏的NFT往往有很强的收藏价值。如果Parallel能复刻这两个游戏的成功,那现在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

6. Photo Finish Live (CROWN)

说实话,赛马类游戏我之前踩过坑。但这次不一样,这个团队是从Derby迁移过来的老手。他们经历过链上迁移的困难,现在重新出发反而让我更放心。这类游戏虽然波动大,但NFT涨幅快,特别适合短线操作。

最后想说,GameFi投资最重要的是timing和耐心。这些项目都不是买了明天就能翻倍的,需要长期关注和等待机会。就像种地一样,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2024年可能会是个好年份,但前提是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市场叙事大乱斗: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我们该如何投资?

    市场叙事大乱斗: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我们该如何投资? 说真的,现在的市场就像一群喝醉的水手在暴风雨中划船——每个人都喊着不同的方向。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手,我很少见过像现在这样混乱的时期。比特币的季节性规律和减半效应在打架,美联储一边说要降息一边又担心通胀,债券市场的曲线变化看似乐观实则暗藏杀机...比特币:9月的魔咒与百年一遇的机遇让我先说说这个最有趣的。大家都知道9月是比特币的"鬼门关",历史上这个月份总是跌得最惨。但今年不同啊朋友... ...[详细]
  • 比特币期权市场暗流涌动:5万美元目标真的触手可及?

    比特币期权市场暗流涌动:5万美元目标真的触手可及?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最近Deribit上的比特币期权数据让我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这个占据90%市场份额的期权巨头,目前1月26日到期的合约持仓量已经飙到了20.5亿美元,这个数字看得我虎躯一震。ETF利好下的豪赌说实话,现在市场的风向标完全指向了现货ETF的审批。那些曾经观望的"聪明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就拿1月26日到期的54,000美元看涨期权来说,现在只需要0.02个... ...[详细]
  • 从VC视角看AI+Web3:风口还是泡沫?我们和投资人聊了聊

    从VC视角看AI+Web3:风口还是泡沫?我们和投资人聊了聊 最近几个月,AI和Web3的碰撞在创投圈引发了不少讨论。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两个领域的观察者,我有幸参与了Future3 Campus与Footprint Analytics共同开展的研究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多位顶尖投资机构的代表,听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AI如何赋能Web3数据?Hashkey Capital的Harper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提到目前主要有三种结合方式:第一种是让AI帮... ...[详细]
  • 比特币L2为何成为行业新宠?一位创业者的亲身体验

    比特币L2为何成为行业新宠?一位创业者的亲身体验 最近在推特上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比特币第二层网络(L2)突然火了?作为一个在比特币生态摸爬滚打多年的创业者,我想分享一些真实感受。说实话,比特币L2和Ordinals的热度飙升,就像看见老街区突然开了一堆网红店一样让人惊喜。Stacks的初心与使命记得2021年我们刚推出Stacks主网时,很多人还觉得我们疯了。那时候大家都在谈论以太坊,谁会想到用比特币来做智能合约啊?但我们坚信比特币才是... ...[详细]
  •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今天早晨的加密市场可谓波澜壮阔,几个关键数据值得我们深思。Adam Livingston这位《比特币时代与大丰收》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美国政府何不考虑把部分贸易关税盈余用来买比特币?这个想法虽然激进但很有意思,想想看,如果真能实现,那美国财政部或许会成为最大的"比特币囤币党"之一。他特别强调这些比特币应该采用最安全的冷存储方式,远离任何交易或质押活动。说到囤币,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表现真... ...[详细]
  • 区块链周报:市场回暖中的机遇与挑战

    区块链周报:市场回暖中的机遇与挑战 又到每周盘点时间,这周的区块链圈可真是热闹非凡。DeFi和NFT市场终于露出回暖迹象,而投资界传奇查理·芒格的离世则让人感慨万千。作为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观察者,我注意到近期市场情绪确实在悄然转变,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监管风云变幻本周最引人关注的要数币安创始人CZ的处境了。说实话,作为一个业内老人,看到昔日巨头陷入这般境地还是颇感唏嘘。美国法官正在考虑是否允许他在明年2月宣判前返回阿联酋,但考... ...[详细]
  • 以太坊惊现潜水行情,后市还能否翻身?

    以太坊惊现潜水行情,后市还能否翻身? 昨天以太坊的表现真是让人捏了把汗!早盘那波暴跌简直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干脆利落,直接砸到2120美元附近才勉强刹住车。之后的市场就像个醉汉一样摇摇晃晃,最高反弹到2255美元却没能站稳,晚间又去2156美元附近"故地重游"了一圈。说实话,这种反复无常的走势最折磨人了。昨日复盘:长路的预判与实战我在昨天的分析中就提醒过大家,大跌后很可能会出现震荡行情,建议采取高抛低吸的策略。2265美元这个月线上轨压... ...[详细]
  • 加密货币暗箱操作:市场里的那些猫腻

    加密货币暗箱操作:市场里的那些猫腻 说到加密货币市场,那可真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最近几年,我亲眼目睹了不少"聪明人"在里头耍花样,把价格搞得跟过山车似的。今天就让我这个老韭菜来给大家扒一扒这些见不得人的操作手法。价格是怎么被人为操控的?记得去年有段时间,某个小币种突然暴涨200%,结果发现就是庄家们在群里喊单搞出来的。这种事情在圈内简直司空见惯——某些机构先是放出些子虚乌有的利好,等散户们一拥而上接盘后,他们就偷偷把货全出了。这招"... ...[详细]
  • 元宇宙:是未来革命还是资本游戏?我在科技浪潮中的观察与思考

    元宇宙:是未来革命还是资本游戏?我在科技浪潮中的观察与思考 记得去年在咖啡馆听到两个年轻人兴奋地讨论元宇宙投资时,我不禁莞尔。扎克伯格把Facebook改名为Meta的时候,我正走访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看到"元宇宙第一城"的标语竖立在大楼顶端,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回来了——这不就是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重现吗?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科技泡沫的经济观察者,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既令人期待又让人警惕的概念。从科幻小说到商业狂欢:一个概念的演变史说来有趣,元宇宙这个概念其... ...[详细]
  • 老韭菜开始出货了?比特币牛市可能还没到终点

    老韭菜开始出货了?比特币牛市可能还没到终点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拿比特币好几年的"老韭菜"们正在悄悄出货。这种情况让我想起2017年那波行情,当时也是老玩家们先开始套现。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市场的反应似乎不太一样。老玩家集体套现意味着什么?根据链上数据,这些长期持有者(LTH)的抛售规模相当惊人,据说已经卖掉了相当于所有比特币ETF持仓一半的量。这就像看到一群最资深的渔夫突然开始收网,通常意味着他们觉得鱼已经够肥了。但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