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红这份指南上法避坑好块链L遇当区线请收
当区块链KOL遇上法律红线: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朋友转行做区块链自媒体,说实话我既为他们找到新方向感到高兴,也隐隐有些担忧。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我见过太多因为不懂法而踩坑的案例。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在这个风口浪尖的行业里,如何既能抓住机遇,又能避开那些看不见的法律暗礁。
为什么KOL成了区块链行业的香饽饽?
记得去年帮朋友看一个NFT项目白皮书时,那些晦涩难懂的加密术语让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头晕。这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KOL在区块链圈能这么吃香——他们就像是一个个翻译官,把那些高深的技术术语翻译成普通人能听懂的大白话。上周和几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吃饭,他们半开玩笑地说:"现在项目方找KOL站台比找技术大牛还积极,毕竟粉丝就是流量啊!"
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KOL圈子里还细分出不少新角色。比如我认识的一个00后小姑娘,虽然粉丝不到1万,但在某个小众NFT社群里的号召力惊人,这就是典型的KOS。还有个每天在朋友圈分享DeFi心得的老哥,去年靠推荐几个潜力项目帮不少朋友赚了钱,这就是KOC的典型代表。
那些年见过的法律翻车现场
说到法律风险,去年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某KOL在介绍NFT时用了姚明的照片,结果被索赔。这让我想起2019年陈乔恩的肖像权案——当时看到判决书时我就想,这不就是现在很多区块链自媒体在犯的错误吗?
最近帮几个KOL朋友做合规咨询时发现,他们最容易踩的雷区有三个:
1. 随手用网图当封面,结果侵犯肖像权2. 为显得专业直接复制粘贴技术文档,涉嫌抄袭3. 为博眼球夸大项目收益,可能涉及虚假宣传资深律师的避坑锦囊记得有次和专门做知识产权的周律师喝咖啡,他给我支了几招:
"看到好文章想转载?记得要像借东西一样先打招呼。""用图片时要么自己拍,要么花点钱买正版图库。""夸项目时悠着点,把'稳赚不赔'改成'个人观点'。"说到用户隐私,上周有个做链游媒体的朋友就栽了跟头。他们为了做用户画像收集了太多信息,结果被投诉。现在他们学乖了,每次收集数据都会弹出一个比相亲网站还详细的授权协议。
写在最后: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
说实话,在这个新兴行业里,很多规则都还在摸索阶段。上周三的线上法律沙龙里,有KOL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就像在荒野里开荒,既要敢为人先,又得小心别踩到地雷。"
作为过来人,我的建议是:保持敬畏之心,把法律合规当成必修课。毕竟在这个行业,信誉才是最值钱的NFT。最近曼昆律所推出的系列法律课程就很实用,建议每个从业者都去听听——知识付费总比罚款划算,你说是不是?
(责任编辑:社区)
-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账户抽象(AA)可能是最近几年最让我兴奋的技术创新之一。记得第一次向朋友解释加密货币钱包时,看到他们被助记词、私钥这些概念搞得晕头转向的样子,我就知道这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AA的出现,终于让我们看到了曙光。什么是账户抽象?想象一下,现在的区块链账户就像一台需要手动换挡的老爷车,而AA就是让这台车变成自动挡的魔法。它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把那些让... ...[详细]
-
谁说创业一定要砸锅卖铁?在香港,一个80后小伙Ivan仅凭一个Web3健身社交平台的创意,就成功从政府口袋里"掏"出了10万港元。这还只是开始,后续百万补贴还在等着他。作为一个经常帮创业者对接政府资源的老兵,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案例。香港的Web3创业春天来了2023年初,香港政府宣布成立"数码港Web3基地",豪掷5000万港元扶持这个新兴领域。说实话,这种力度在全球都不多见。财政司司长陈茂... ...[详细]
-
SEC再度上演拖延战术: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审批之路为何如此曲折?
加密货币市场翘首以待的好消息又一次被推迟了。SEC(美国证监会)这个"慢性子"监管机构最近又拿出了他们最擅长的招数——拖字诀。先是把HashDex想把比特币期货ETF转成现货产品的申请搁置一旁,紧接着又把灰度(Grayscale)的以太坊期货ETF申请放进了"待办事项"的抽屉里。记得9月份那会儿,HashDex兴冲冲地递交了转型申请,灰度也差不多同时提交了以太坊期货ETF计划。按照原定的时间表,1... ...[详细]
-
最近这段时间,以太坊的价格走势真是让人揪心。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眼看着ETH又一次来到了203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这个数字对我来说简直太熟悉了——它就像是一个魔咒,每次价格触及这里都会引发市场的一阵骚动。记得去年8月那次,ETH在2030美元附近足足盘整了半个月。那会儿我每天盯着K线图,看多空双方在这个位置激烈交锋。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突破失败后直接跌到了1600美元,让不... ...[详细]
-
最近欧洲央行那帮经济学家们又出来唱衰比特币了,他们把比特币说得好像就是个穿马甲的庞氏骗局。说实话,这种论调我见多了,但他们的角度还挺有意思:说比特币对实体经济没贡献,只是把财富从这个口袋挪到那个口袋,顺带还污染环境。这不就像是在说,我们每天玩的金融游戏其实就是在互相割韭菜?能耗之争:数字黄金的代价最打脸的是他们拿能耗说事。说实话,当我看到比特币现在每年消耗的电量堪比阿根廷整个国家的用电量时,我也倒... ...[详细]
-
说实话,做交易就像在走人生的路,处处都是选择题。记得上周我还在跟朋友抱怨,看着账户里的盈利数字跳动时,那种纠结啊——到底该不该落袋为安?而当行情反转时,又想掐死那个犹豫不决的自己。以太坊市场实战复盘就拿11月16号的行情来说吧,那天早上我盯着盘面看了好久。以太坊的回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那种跳跳板,跌下去总会弹起来。2035美元附近那个位置,我几乎是咬着牙补仓的——现在看来这决定真是明智。结果你们... ...[详细]
-
说实话,在币圈打拼这么多年,我发现90%的人都在犯同一个错误——把市场当赌场,把交易当赌博。他们天天盯着K线图看涨跌,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市场周期。为什么聪明人都会被割韭菜?记得2018年熊市那会儿,我认识一个老哥,整天念叨"熊市抄底,牛市卖出"这八个字。结果呢?比特币从6000美元跌到3000美元的时候,他急不可耐地全仓杀入,还美其名曰"价值投资"。可当价格继续跌到1800美元时,他就再也撑不... ...[详细]
-
还记得去年Blur空投带来的财富效应吗?现在Solana生态正在上演同样的好戏,而且玩法更丰富!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次机会真的不容错过。今天我就把我的独家发现分享给大家,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撸到4个优质空投。Jito:Solana版的流动性质押之王首先我们来看看Jito Labs这个项目。这家由Robot Ventures、Framework等顶级VC投资的机构... ...[详细]
-
最近在研究RWA(Real World Assets)这个赛道,感触颇深。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混迹多年的老司机,我不得不说这个概念的潜力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简单来说,RWA就是把现实世界的资产搬到区块链上,让那些传统金融里的"老古董"也能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焕发新生。RWA到底是什么?其实RWA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们就讨论过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比特币生态最近的这波行情实在太有意思了。11月初币安上线Ordi代币的消息一出,整个市场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比特币价格直接冲破38000美元大关。这让我想起2017年ICO泡沫时的疯狂场景。投机者的狂欢节说实话,比特币生态的火爆让我一点都不意外。在这个圈子里混久了,你就会发现一个真理:炒币的人最爱的永远是故事,而不是技术创新。BRC-20代币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