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链闻 > 路上之言手的位老投资一的那肺腑些坑

路上之言手的位老投资一的那肺腑些坑

2025-09-15 07:16:56 [分析] 来源:币链论坛

最近和几个老朋友喝茶聊天,谈起投资这档子事,大家都感慨万千。老张说他去年在股市里栽了个大跟头,把前几年赚的都吐回去了。看着他懊恼的样子,我不禁想起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积累的一些心得。

经验这东西,真的靠谱吗?

说实话,市场就像个善变的女朋友,昨天的经验今天可能就不管用了。我认识不少投资者,总爱把特定时期的市场表现当成金科玉律,结果环境一变就栽跟头。记得2015年牛市那会儿,很多人都觉得"涨停板敢死队"那套玩法能一直赚钱,结果呢?现在坟头草都三米高了。

真正的经验应该是那些经过多轮市场周期验证的规律,而不是某个特殊时期的"独门秘籍"。就像我师傅常说的:"能在熊市里活下来的方法,才是真本事。"

赚钱的秘密:打造你的交易系统

这些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想在市场里长期活下去,光靠感觉可不行。你得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这套系统得像瑞士钟表一样精确可靠。

我的系统很简单:60%的技术分析+30%的基本面+10%的市场情绪。每次交易前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趋势方向对吗?基本面支持吗?市场情绪过热了吗?这套方法让我在2018年那波大跌中成功避险,虽然错过了后面的反弹,但保住了本金。

别总想着抄底逃顶

新手最爱犯的错就是总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我跟你说,这跟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我见过太多人为了等那个"最优"价格,结果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现在我学乖了,追求"次优"就很好。就像买菜一样,看到合适的价格就下手,别总想着还能更便宜。这个道理是我花了20万学费才明白的——那年为了等茅台再跌5块钱,结果股价直接起飞了。

投资的三重境界

我觉得做投资跟练武功差不多,也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靠直觉和经验,就像刚入门的学徒;第二重是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相当于掌握了招式;第三重是理解了市场的本质,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我现在大概在第二重向第三重过渡的阶段。每天早上6点起来看财报、研究技术图表已经成了习惯。说实话,投资这行真的没有捷径,所谓"百分之五十的眼光",也是靠那"百分之四十九的勤奋"积累出来的。

简单才是王道

我发现越是简单的工具越好用。最开始我也迷恋各种复杂的指标,MACD、KDJ、RSI...屏幕上花花绿绿的线看得人头晕。现在我的图表干净得很,就一条20日均线加成交量,反而看得更清楚。

这就跟做菜一样,米其林大厨最拿手的往往是最简单的菜品。投资也是这个理儿。

市场的循环之道

咱们老祖宗有句话说得真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放在市场上简直再贴切不过了。

你看啊,市场跌到极致就会反转(穷则变);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通则久);最后涨过头了又得跌(久后穷)。这个循环我观察了十几年,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最近的市场让我想起2013年那会儿,悲观情绪弥漫,但恰恰是布局的好时机。当然,这话我现在说有点马后炮的意思,不过你懂的...

总之啊,投资这条路不好走,但只要你肯下功夫,保持理性,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记住,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与其抱怨行情,不如多反思自己的方法。

(责任编辑:趋势)

推荐文章
  • 币股联动的疯狂赌局:资本市场的加密朋克革命

    币股联动的疯狂赌局:资本市场的加密朋克革命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MicroStrategy疯狂囤积比特币的新闻时,差点把咖啡喷在屏幕上。这家原本做商业智能软件的公司,现在更像是华尔街的加密对冲基金。这不,今年6月又冒出了以太坊版的"MicroStrategy"——BitMine和SharpLink Gaming,让整个金融圈炸开了锅。当华尔街遇上区块链:一场资本的狂欢记得2014年我刚接触比特币时,主流金融机构对它嗤之以鼻。现在呢?上市公司... ...[详细]
  • 以太坊会再次跌破900美元?这位分析师给出了惊人预测

    以太坊会再次跌破900美元?这位分析师给出了惊人预测 记得2022年那个令人窒息的夏天吗?当时Terra LUNA的崩盘如同一场金融海啸,把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拖入深渊。作为市场风向标的以太坊,价格一度跌穿900美元的心理防线,让无数投资者夜不能寐。现在,当市场再次陷入寒冬,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个人心头:历史会重演吗?分析师绘制熊市路线图最近TradingView上一位ID为FieryTrading的分析师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分析。这位老手通过复盘... ...[详细]
  • 通胀幽灵重现?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意味着什么

    通胀幽灵重现?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最近看着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我这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金融人都不禁感慨:历史真是个轮回。还记得我刚入行时,前辈们讲述20世纪70年代大通胀的故事,没想到现在竟要亲眼见证类似场景的重演。历史在重演:三大通胀因素卷土重来1970年代那场持续十年的滞胀噩梦,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强势工会推高劳动力成本、中东战争引发能源危机、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而现在,这三只"黑天鹅"似乎又盘旋在... ...[详细]
  • EOS九月区块生产者会议:重点议题全记录

    EOS九月区块生产者会议:重点议题全记录 每个月,EOS网络最重要的30个区块生产者(BP)都会与EOS网络基金会(ENF)召开例行电话会议。9月27日北京时间的这场会议,21家区块生产商的28位代表齐聚线上,通过Interprefy工具实现多语言实时交流。这次会议更像是一场老朋友间的坦诚对话,而不是刻板的官方会议。Leap 5升级的曲折与抉择ENF创始人Yves La Rose开场就带来了重磅消息:Leap 5的"即时确认功能"遇到了技... ...[详细]
  •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刷新纪录,以太坊蓄势待发

    8月14日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刷新纪录,以太坊蓄势待发 看着比特币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我不禁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记得那时我在咖啡馆里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发抖地按下买入键,那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至今难忘。加密市场就像个永远充满惊喜的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开出什么。比特币:强者恒强比特币这次突破真是让人叹为观止。124500美元!这个数字放在三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的走势让我想起2020年底那次突破,当时很多人也在观望,结果错失了最好的入场时... ...[详细]
  • 别折腾了!专家告诉你:炒币择时真的没那么重要

    别折腾了!专家告诉你:炒币择时真的没那么重要 作为一名浸淫金融市场多年的老司机,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华尔街精英还是币圈小白,都爱犯同一个错误——总想精准预测市场的涨跌。但事实告诉我们,这简直是在缘木求鱼。最近Ecoinometrics的一份研究报告就印证了我的观点,看完后不禁让人会心一笑。BTC和ETH的惊人相似性这份报告的数据让人大开眼界: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加密市场的"黄金搭档",它们在不同市场周期中的表现竟然惊人地一致。除了201... ...[详细]
  • 以太坊新玩法:两层质押设计能否终结Lido垄断?

    以太坊新玩法:两层质押设计能否终结Lido垄断? 最近在以太坊圈子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RocketPool、StakeWise等五家质押服务商突然抱团,签署了个"22%俱乐部"协议,承诺每家市场份额不超过22%。但你看市场老大Lido Finance,现在可是占了32%的份额,人家根本懒得搭理这个约定。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小区物业要涨停车费,几家小业主联合抵制,结果大业主根本不在乎。问题出在哪?以太坊社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Lido这头"巨无霸"越... ...[详细]
  • 比特币NFT生态:从狂热投机到艺术回归的奇妙之旅

    比特币NFT生态:从狂热投机到艺术回归的奇妙之旅 最近比特币Ordinals生态圈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我不禁感叹:这个圈子终于开始找回最初的艺术本质了。虽然假期期间看似平静,但几个关键动向正在重新定义这个生态。协议之争尘埃落定Casey Rodarmor这位Ordinals协议的创始人最近终于向社区妥协了,承诺保持铭文编号的稳定性。这让我想起半年前社区里激烈的争论,现在总算告一段落。有趣的是,尽管Casey本人对FT协议持... ...[详细]
  • 虚拟货币司法变现的温州探索:一场与时俱进的金融创新实验

    虚拟货币司法变现的温州探索:一场与时俱进的金融创新实验 说来有趣,就在不久前,处理涉案虚拟货币还被视为司法系统的一个"烫手山芋"。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这个曾经的小众业务正在成为司法实务中的"新蓝海"。特别是今年北京市公安局法治总队公开表态后,全国各地司法机关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置方案。虚拟货币处置的演变历程记得2018年那会儿,处理这类案件相对简单。那时候还没有"9.24通知",场外OTC商家可以直接帮司法机关把虚拟币换成人民币。但政策收紧后,一切... ...[详细]
  • 市场寒冬中的惊涛骇浪:以太坊大鳄们正在撤离?

    市场寒冬中的惊涛骇浪:以太坊大鳄们正在撤离?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货币市场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让投资者们心惊肉跳。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太坊的那些"深海巨鲸"们似乎正在上演一场大规模的撤离行动,这可不是小打小闹——他们抛售的ETH价值已经超过了惊人的85亿美元!作为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市场开始下行,那些持有巨量资产的大户总是最先嗅到危险的气息。这次也不例外。根据Santiment的链上数据,从今年2月开始,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