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零售 > 流动者的塑C深度思考何重s经济版图押如一位从业性质

流动者的塑C深度思考何重s经济版图押如一位从业性质

2025-09-15 20:46:36 [计划] 来源:币链论坛

上周在技术群里和大家探讨了LSM的技术实现原理,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多朋友的关注(特别感谢@alexwanng的分享)。今天想从经济角度,聊聊这个即将上线的流动性质押模块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说实话,作为一个在Cosmos生态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我对这次升级既期待又有些担忧。

质押率会下降?现实可能正好相反

最近不少朋友在问我:"LSM上线后,大家会不会都跑去玩流动性质押,导致整体质押率下降啊?"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纠结了很久。但经过反复推演各种经济模型,我发现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你想啊,现在很多持有Atom的朋友因为担心流动性被锁死而不敢质押。我就认识几个大户,他们宁愿把币放在钱包里吃灰也不愿意质押。但有了stAtom就不一样了——既能获得质押收益,又能随时交易,这种好事谁不想参与?而且最关键的是,stAtom本质上还是原生质押,这意味着你还能继续享受空投福利。这和在CEX做流动性质押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我的判断是:现有的质押不会减少,反而会吸引更多观望资金入场。就像去年以太坊上海升级后,ETH的质押率反而持续攀升一样。

当质押率遇上通缩机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Cosmos那个精妙的经济模型设计了。记得2021年我刚深入研究Atom的经济模型时,就被这个通胀调节机制惊艳到了。简单来说,质押率上升→通胀率自动下调→Atom供应减少→价格可能上涨。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良性循环"吗?

我打个比方:假设现在市场上有100个Atom,质押了60个。突然因为LSM的推出,质押量增加到75个。根据Cosmos的经济模型,系统会自动调低通胀率,新产生的Atom就会减少。这就好比央行突然宣布减少货币发行量,你说币价会怎么走?

风险警示:流动性的双刃剑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最近Luna崩盘的惨剧还历历在目,我们必须正视流动性质押可能带来的风险。最让我担心的就是stAtom和Atom的价格绑定问题——就像连体婴儿一样,一个打喷嚏另一个肯定感冒。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某天市场突然恐慌性抛售stAtom,导致其价格暴跌。由于1:1锚定的机制,Atom的价格也会被拖下水。这就像去年某些借贷平台爆雷时,stETH一度脱锚带来的连锁反应。不过值得欣慰的是,Cosmos团队这次显然吸取了教训,通过25%的mint上限给系统装了个"安全阀"。

说实话,在DeFi领域混迹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适度的限制反而是对生态最好的保护。就像开车要系安全带一样,这些风控措施看似束缚,实则是救命的保障。

(责任编辑:资源)

推荐文章
  • 加密世界早报:巨头动作频频,市场酝酿新变局

    加密世界早报:巨头动作频频,市场酝酿新变局 今早的加密市场可谓热闹非凡,各大玩家都在上演"加速跑"的好戏。说实话,作为一名跟踪行业多年的观察者,我能明显感觉到整个赛道都在为下一轮爆发做准备。稳定币玩家开启技术军备竞赛Circle和Paxos这对老对手居然开始联手了,这让我想起去年熊市时他们还在互相较劲的场景。现在两家顶级稳定币发行商正与Bluprynt这家初创公司合作,测试一种全新的发行验证技术。简单来说,就像给每一枚稳定币装上"出生证明"... ...[详细]
  • 比特币牛市警报:大户悄悄撤退,散户还在往里冲?

    比特币牛市警报:大户悄悄撤退,散户还在往里冲? 最近这段时间,比特币就像个摇摆不定的秋千,在11万到12万美元之间来回晃荡。说真的,这种不上不下的行情最让人揪心,就像看着一部悬疑片,你永远猜不透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大户正在"开溜"?我注意到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些手握大量比特币的"鲸鱼们"最近动作频频。这些"深海巨兽"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已经悄悄往交易所转了价值40-50亿美元的比特币。这就好比你去海鲜市场,看见批发商疯狂出货,价格能稳住才怪!想想2... ...[详细]
  • 应用链革命:巨头们的独立宣言

    应用链革命:巨头们的独立宣言 还记得三年前dYdX突然宣布要搬出StarkEx,自立门户建设Cosmos链的时候,整个行业都炸开了锅。当时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连夜讨论到凌晨三点,大家争执不休:这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大势所趋?时间给出了答案——2025年的今天,Unichain和HyperEVM这些巨头的"分家"举动,正在彻底改变区块链世界的权力格局。巨头的独立之路说起Uniswap要自己建链这事,其实早有端倪。早在2022年,Da... ...[详细]
  • 比特币市场观察:上涨还需最后一把火,当前多看少动为妙

    比特币市场观察:上涨还需最后一把火,当前多看少动为妙 这几天比特币市场就像是在玩"跳房子",反复在11.4万美元的心理关口附近试探。说实话,看着真让人着急,明明就差临门一脚,但就是突破不了。现在的市场氛围明显冷静下来了,没有了前阵子的狂热,大家都在重新审视这个市场。现货市场:买卖双方展开拉锯战现货市场的情况不太乐观,RSI指标就像坐了滑梯一样往下掉,直接从47.4滑到了35.8。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卖家开始占据上风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市场上的... ...[详细]
  • 艺术界的革命性时刻:EGGOR NFT社区即将掀起Web3.0艺术风暴

    艺术界的革命性时刻:EGGOR NFT社区即将掀起Web3.0艺术风暴 艺术圈最近沸腾了!9月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名为EGGOR的Web3.0 NFT孵化平台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艺术发展的观察者,我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可不是普通的NFT平台上线,而是一场可能彻底改变艺术创作生态的革命性尝试。打破边界的艺术乌托邦记得去年采访过一位新兴数字艺术家,他跟我抱怨说:"现在很多NFT平台就像冷冰冰的交易市场,缺少真正的艺术社区氛围。"...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牛市后期的博弈之道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牛市后期的博弈之道 朋友们,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又爱又怕啊!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深刻体会到牛市后期的微妙变化。还记得2024年初那会儿吗?投资者风险偏好高得离谱,可现在呢?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了。说实话,现在的行情让我想起2017年底的场景。那时候也是这样,指标从1.9的高位一路下滑,每次反弹都伴随着大量获利盘涌出。有趣的是,这就像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每次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都在缩小,投资... ...[详细]
  • 2025年8月:加密货币市场的惊魂72小时

    2025年8月:加密货币市场的惊魂72小时 就在上周,比特币的价格还在112,430美元的位置徘徊,市场一片祥和。谁曾想,一位"沉睡"多年的比特币巨鲸突然醒来,一口气往交易所转了3万个比特币,价值约35亿美元!这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一颗深水炸弹,整个市场都跟着翻江倒海。市场惊魂记我至今还记得那天早上打开行情软件时的震惊。不仅巨鲸在砸盘,还有9亿美元的多头杠杆仓位相继爆仓,ETF资金也在疯狂外逃——8.12亿美元,相当于7100多个比特币被抛... ...[详细]
  • ERC-3643:企业RWA的标准答案,还是即将失效的通行证?

    ERC-3643:企业RWA的标准答案,还是即将失效的通行证? 最近在金融科技圈里,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这个话题真是火得不行。作为一个亲眼见证过多起RWA项目成败的老金融科技人,我不得不说,ERC-3643这个标准确实让人又爱又恨。记得去年在深圳参加区块链峰会时,有位来自某跨国银行的技术主管打趣道:"现在做RWA项目,不在PPT里放上ERC-3643的架构图,投资人连看都不愿意看。"这虽然是个玩笑,但也反映出这个标准在业内的普及程度。但是,真正的内行人... ...[详细]
  • 当电影遇见区块链:CyberPictures如何让普通人也能投资大片?

    当电影遇见区块链:CyberPictures如何让普通人也能投资大片? 最近几年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电影院里那些票房破10亿的大片越来越多,但普通观众除了买票支持外,似乎很难从中分一杯羹。这不,前几天我就看到《孤注一掷》票房突破30亿的消息,心里不禁在想:要是能提前投资这部电影该多好啊!影视投资:下一个Web3风口?说实话,在当前这个加密市场寒冬期,大家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美债RWA确实是个好方向,但收益率就那么回事儿。反倒是影视投资这个领域特别有意思——想想看,... ...[详细]
  • Bitmine股价坐上过山车:华尔街新宠背后的隐忧

    Bitmine股价坐上过山车:华尔街新宠背后的隐忧 说实话,最近Bitmine(BMNR)的股价表现简直比加密市场本身还要刺激。这家公司自从6月底宣布将ETH纳入财库储备后,股价就像搭上了火箭,最高飙升37倍至161美元。虽然之后有所回落,但最近又强势反弹到69美元。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加密狂潮,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华尔街精英们。华尔街大佬们的以太坊豪赌Bitmine可不是一般的加密公司。它背后站着方舟投资的"木头姐"和Founders Fund...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