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抉料之择转折还是外的一的未场意
说实话,当我看到V神开始抛售MKR的时候,内心还是有点小震惊的。毕竟这可是以太坊的创始人啊!58万美元的抛售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释放的信号却意味深长。不过更让我意外的是,这场风波的起因竟然来自MakerDAO联合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最近的惊人言论。
Solana分叉:一个大胆而冒险的选择
Maker团队要推出自己的区块链这个事,在加密圈其实已经传了有一阵子了。作为MakerDAO的长期观察者,我一直以为他们会选择以太坊L2方案,毕竟这是最稳妥的选择。但Rune Christensen总是能给我们"惊喜"——他居然宣布要分叉Solana!这就像是在西餐厅点了一碗兰州拉面,不能说不行,但确实很让人意外。
我必须承认,Solana是个很棒的区块链网络。我自己也在上面做过一些投资。但问题是,Solana真的适合MakerDAO吗?要知道Maker可是DeFi领域的老牌王者,它的稳定币DAI可以说是加密世界的硬通货之一。选择Solana作为底层,这个决定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
Cosmos的独特优势:被低估的潜力股
有趣的是,Rune自己也承认考虑过Cosmos。他认为Cosmos的核心设计不够高效,维护成本较高。这话说得没错,但可能忽视了Cosmos最关键的几个杀手锏:
首先说说性能。Cosmos网络中的新秀Sei最近交出的成绩单相当亮眼:每秒2万笔交易,50毫秒的最终确认时间。相比之下,Solana虽然也很优秀,但TPS是1万笔,确认时间2.5秒。这不就像一个百米运动员和一个马拉松选手的比较吗?
但Cosmos真正的王牌是IBC协议和Cosmos SDK。我至今记得第一次使用IBC时的震撼——不需要信任任何第三方,资产就能在不同链间自由流动。这可比那些动不动就被黑的跨链桥靠谱多了!而Cosmos SDK则像个乐高积木箱,想要什么样的区块链都能快速拼出来。
以太坊的困境与Cosmos的机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以太坊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非要折腾新链?"这个问题问得好。以太坊确实还是DeFi领域的霸主,TVL超过24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份额过半。但我们都亲身体验过以太坊的痛点:高昂的gas费、拥堵的网络、缓慢的交易速度...
这就好比把北京所有的车辆都挤在二环路上,哪怕修再多的高架桥也难以根治拥堵。Cosmos提出的"AppChain"理念就像是在北京周边建设卫星城,每个应用都有专属的高速公路。
成功案例:Sommelier Finance的启示
其实MakerDAO的想法已经有人在实践了。Sommelier Finance就是个绝佳的例子:前端是以太坊的UI,后端是Cosmos的链。他们的收益保险库收益率让大多数DeFi协议都相形见绌,3000万美元的TVL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太坊+Cosmos的组合就像是拥有了两个篮子的优势:一个是人气爆棚的商业中心,一个是高效专业的工业园区。
结语:MakerDAO需要三思而后行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MakerDAO发展的观察者,我理解Rune想要创新的决心。但是否真的要选择Solana分叉这条路?我觉得值得商榷。Cosmos在AppChain领域的积累、IBC协议的成熟度、以及已经证明可行的以太坊+Cosmos模式,都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当然,最终的决定权在Maker社区手中。但无论如何,这个选择都将深刻影响MakerDAO乃至整个DeFi生态的未来走向。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交易)
-
Maple Finance的RWA突围战:TVL暴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说实话,当我看到Maple Finance第二季度TVL激增四倍的数据时,第一反应是"这项目终于找到感觉了"。作为一个跟踪DeFi领域多年的观察者,我清楚地记得去年Maple因为无抵押贷款导致5000万坏账时的狼狈。但现在,他们似乎找到了打开RWA这扇大门的正确钥匙。产品创新:从危机到转机Maple的转型之路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失败是最好的老师"。去年那场灾难性的坏账风波后,团队明显变得更加务实...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了5年的老手,我见证了NFT如何从一个小众概念变成席卷全球的创意浪潮。每次看到新晋艺术家通过NFT获得第一桶金,我都忍不住感叹技术的魔力。选择你的区块链战场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NFT时,以太坊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但现在?天啊,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以太坊就像老牌的金融区,稳定但拥堵;Solana像是新兴的艺术街区,快速又时尚;而Polygon则像是个性价比超高的创意园区。上... ...[详细]
-
最近Bitroo平台推出的全产套餐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货币领域的老司机,我必须说这个产品设计得相当走心。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用更少的钱锁定更多算力,在120天或180天内享受高达125%-135%的静态收益。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套餐?让我用大白话给你解释解释。想象一下,你租用一台矿机挖矿,平时要一次性付清所有费用。但现在Bitroo说:"别急,你可以先付一部分电费,剩下的慢慢来。"这... ...[详细]
-
作为科技巨头微软最亲密的AI合作伙伴,OpenAI似乎正在变成一把双刃剑。最近业内传出风声,微软正悄悄启动备用计划,试图摆脱对OpenAI的过度依赖。这让我不禁想起那句话: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GPT-4的甜蜜负担微软确实是把GPT-4玩出了花,从Office套件到Teams会议系统,再到Bing搜索引擎,处处都能看到这位AI明星的身影。但问题是,这就像娶了个花钱如流水的豪门... ...[详细]
-
对话EX.IO吴晨:在香港做合规交易所,需要和监管谈一场恋爱
Techub News创始人Alma与EX.IO联合创始人吴晨展开了一场咖啡厅里的深度对话。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专访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金融女强人如何带着对监管的"敬畏之心",在香港这片Web3热土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从传统金融到Web3的华丽转身Alma端着一杯拿铁笑着说:"吴晨姐,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您在做链上OTC吗?现在转型持牌交易所,这一路走来不容易吧?"吴晨轻抿了一口美式咖啡,眼神中闪过... ...[详细]
-
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号称"完全去中心化"的DAO项目,我都会想起500年前那个意大利老狐狸马基雅维利。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如果活在今天,看到我们这些Web3创业者们天真的治理理念,估计会一边摇头一边写下新的《君主论》。DAO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让我们面对现实吧,现在的DAO治理就像是个青春期少年 - 充满理想主义但缺乏现实考量。大多数DAO简单照搬了公司治理和民主投票的表层机制,却忽视了人性中最根... ...[详细]
-
还记得疫情那三年吗?突然间,全世界都被迫成为在线教育的"试验田"。当我最近和致学教育总裁吴民升聊天时,这位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说出了让我深思的话:"在线教育确实火了,但火得越旺,责任就越重。"在线教育的真本事说起2020年那个特殊的春天,吴总感慨万千。当时整个行业都在疯狂扩张,但他始终认为,在线教育最值钱的不是流量,而是教育的本质。就像我们福建人泡茶一样,功夫到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我注意... ...[详细]
-
最近我发现Moonbeam团队搞出了个特别有意思的技术创新 - 他们通过GMP预编译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流动性路由系统。这玩意儿就像是在区块链世界建了条高速公路,让资金可以四通八达地流动。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让我用大白话给大家解释解释。打破流动性的"孤岛效应"在波卡生态里有个很头疼的问题:很多平行链用的是Substrate框架,没有EVM支持,导致外面的资金很难流进来。这就好比每个平行链都是个小岛,岛... ...[详细]
-
昨天偶然翻到一篇关于投资门槛的文章,里面有个观点让我深有感触。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手头资金不到10万,劝你还是先把精力放在主业上。这话说得实在,因为我太知道小资金投资者的心态了一一总是幻想找到下一个能翻十倍百倍的神奇标的。记得段永平也说过类似的话,虽然我记不清具体是哪篇了。但第一次看到这种观点时,就像被人当头棒喝。这道理不仅适用于股市,放到加密货币这个疯狂的市场更是如此。我之所以如此认同,一方面... ...[详细]
-
每次打开盲盒时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您可曾想过,这种刺激体验也能延续到数字资产投资领域?今天我要带大家深入了解的X-Show盲盒代币XSHC,正是将传统盲盒的惊喜感与区块链技术完美融合的创新产品。不只是代币:XSHC的生态价值记得去年第一次接触XSHC时,我完全被它的设计理念震撼到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买盒子等开奖"游戏,而是一个完整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XSHC作为X-Show平台... ...[详细]